與永續發展相關的一般揭露標準

企業如何準備實施《一般可持續性相關披露準則》

在全球環保與社會責任意識不斷提高的背景下,企業對可持續性資訊披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。《一般可持續性相關披露準則》(General Sustainability-Related Disclosures Standard,GSRD)應運而生,旨在提升企業的可持續性資訊透明度,使投資者及利益相關方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環境、社會及治理(ESG)表現。 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,企業面臨越來越高的可持續發展披露要求。隨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(證監會)與香港交易所(HKEX)加強ESG相關的規範,企業需要提前為這一新標準做好準備,以確保合規並維持市場競爭力。 本文將探討企業如何準備實施與永續發展相關的一般揭露標準,並提供實用的指引,以幫助企業順利過渡到這一新標準。 1. 了解《一般可持續性相關披露準則》的核心要求 在實施新準則前,企業應深入了解其核心要求,包括: 披露可持續性風險與機遇:企業需闡述如何識別、管理及應對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風險與機遇。 可持續性數據標準化:確保企業提供的環境、社會及治理數據具備可比較性,並符合國際標準。 透明度與信息完整性:要求企業披露與財務報表相關的可持續性資訊,確保投資者能夠全面評估企業的財務與非財務表現。 企業應密切關注香港監管機構的最新指引,以確保合規性。 2. 建立內部ESG治理架構 為了高效應對新披露準則,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ESG治理架構,包括: 成立ESG管理委員會:由高級管理層及董事會成員組成,負責監督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披露計劃。 指定ESG負責人:確保內部有專責團隊負責數據收集、分析及報告撰寫。 跨部門協作:ESG涉及環保、財務、法律、人力資源等多個部門,企業應促進跨部門合作,以確保數據準確性與一致性。 透過建立清晰的ESG管理架構,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應對新披露標準。 3. 強化ESG數據收集與管理 數據質量是企業能否成功實施《一般可持續性相關披露準則》的關鍵因素。企業應採取以下措施來優化數據收集與管理: 採用數字化工具:利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(AI)及區塊鏈技術提升數據收集效率,確保數據準確性與可追溯性。 建立內部數據審核機制:確保可持續性數據與財務數據保持一致,提高披露的可靠性。 參考國際標準: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(GRI)、**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(TCFD)**等標準接軌,以提高報告的國際認受性。 4. 企業如何提高可持續性表現? 除了披露可持續性數據,企業還應積極提升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表現,以確保其報告內容具有競爭力。例如: 推動碳中和計劃:減少碳足跡,採取可再生能源,優化供應鏈環保表現。…